问题 | 酒后杀人能从轻判刑吗? |
释义 | 喝酒要适量,不能出现酗酒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因喝酒造成的违法犯罪并不少见,例如醉酒驾车造成他人死亡,酒后行凶杀人等的情形,这些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那么酒后杀人怎么判刑?酗酒不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律依据。我国法律从来不对醉酒进行定罪或量刑上的优惠,甚至有个别罪如交通肇事罪有加重处罚的规定。不要指望醉酒对行为人的行为的定性有好处。法律是不会让犯罪行为人借酒行凶的。一个人明知自己酒量差,行为可能会失控,还大量酗酒,最后导致严重后果,酗酒本身就是行为人的一种过失,不可能对定罪或量刑有任何帮助。此外,饮酒过多会造成许多不良反应。酒里面都含有酒精,饮用过多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比如手抖、震颤等。有的患者喝多了甚至会直接抽搐昏迷,如果不及时救治,那将影响到生命安全。 一、醉驾录口供一桌人都需要去吗 醉驾录口供一桌人都要去。 让一起喝酒的人去录口供主要是需要调查当时有没有劝阻其不要驾车,有没有劝酒行为等,如果一起喝酒的人有明知其开车还劝酒的需要承担责任。 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酒驾的危害如下: 1、触觉能力降低 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3、视觉障碍 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3%。就会导致视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4、心理变态 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5、疲劳 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驾车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行为。 二、出车祸后一起喝酒有责任吗? 酒驾出事故,一起喝酒的人是有可能要负责任的。1、要看一起喝酒的人对出车祸的人是否承担责任,要看他对死者是否有劝酒的行为,如果他有这些行为,就要负一定的责任;2、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况劝酒者会被判定有过错: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在明知对方醉酒的情况下却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和酒后驾车未劝阻从而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也是要进行相应的责任承担,进行赔偿;需要注意的是,要是以上过错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没有因果关系的话,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