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庭外调解好还是判决好? |
释义 | 庭外调解与判决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各有优势。判决能保护程序性权利,快速处理复杂案件,符合法律规定;调解简便快速,能化解分歧,实现公正。当被告不执行调解书时,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申请执行需在一年内,提供相关材料,执行期限一般为6个月。执行由第一审法院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负责。调解更能满足当事人意愿,但执行仍需法院介入。 法律分析 一、庭外调解好还是判决好? 首先说明一下二者流程的区别,法院调解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地就民事纠纷进行谈判,达成协议并解决争端;判决则是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有关法律,对当事人有争议的、或受侵犯的民事权利义务作出的权威性裁决。这两种方式是相辅相成的,但也各自都有优势。 审判制度的优点主要在于: (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得出的判决,能让案件的处理结果最为符合现行法律对于相关问题的规定。 (2)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 (3)审判可以使一些案情复杂,调解双方都不愿妥协的案件得以快速结案。 调解制度的主要优点则是: (1)简单快速,在诉讼发起后,法庭辩论结束前,由法院充当“和事佬”进行调解,能够有效地化解当事人的分歧,使双方快速达成一致,可以更彻底地解决矛盾,也能节省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2)一些事实难以查清的案件,调解更有利于实现当事各方想要的公正。 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判决可能合乎理法,但并不一定满足当事人的诉求,调解其实更能符合当事人的意愿。 二、法院调解后,被告不执行怎么办 1、向原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调节书经双方签字后生效和判决书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不履行调解书内容,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自愿合法的情况下签订的调解书,生效后不得起诉或上诉。 2、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应当在调解书或判决书下达一年内申请执行。向法院递交申请书、找承办法官确认该调解书已经生效的材料、调解书原件、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情况、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3、具体什么时间能够执行,要看被执行人是否有财产。如果知道对方财产情况应向执行法官说明,执行期限一般为6个月。 4、《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结语 庭外调解与判决都有各自的优势。判决能够确保案件处理结果符合现行法律,保护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以及快速结案复杂案件。而调解则简单快速,能够化解分歧、达成一致,更彻底地解决矛盾,节省司法成本。在司法实践中,有时调解更能满足当事人的意愿。如果被告不执行法院调解书,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申请执行的程序需遵循规定,执行期限一般为6个月。被执行人财产情况会影响具体执行时间,执行由相关法院负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