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反汽油经营规定的法律制裁 |
释义 | 非法经营汽油的标准及认定要点:非法经营汽油需要持有许可证,私人买卖和运输汽油都是违法行为;涉及金额和获利超过一定标准时,涉嫌非法经营犯罪;涉及危害公共安全时,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的认定需考虑行政违法性和刑事违法性,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不知非法不能构成本罪;犯罪情节需严重,包括非法经营额、所得额、对国家的损失及后果等因素。 法律分析 一、非法经营汽油立案标准 1、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需要国家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才能进行买卖,也需要持有相关合法手续才能进行运输,私人无证买卖汽油和运输汽油均是违法行为。如果非法经营汽油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获利在1万元以上的,涉嫌非法经营犯罪;运输和储存汽油造成社会危害的,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非法经营罪如何认定 1、本罪的刑事违法性与其行政违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非法经营者必然违反有关的工商法规、没有行政违法性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在我国目前行政经济法规不很健全的情况下,考察某一经膏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一定要把国家政策的精神吃透,对既不宜提倡、也不宜急于取缔的,要因势利导,使其向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不要轻易作犯罪处理。 2、本罪在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对于因不知其为非法而进行非法经营的,不认为构成本罪,而只能给予行为人以行政处罚。 3、本罪在犯罪情节上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而认定情节是否严重,应以非法经营额和所得额为起点,并且要结合行为人是否实施了非法经营行为,是否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是否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悔改等来判断。 结语 非法经营汽油涉及严重的法律问题和公共安全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私人无证买卖和运输汽油均属于违法行为。若非法经营汽油数额超过5万元或获利超过1万元,则涉嫌非法经营犯罪。此外,运输和储存汽油若造成社会危害,则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认定非法经营罪的主要依据是行为人的故意和行为的严重性。对于不知其为非法而进行非法经营的情况,通常会给予行政处罚而非刑事追究。判断情节是否严重时,需考虑非法经营额、所得额以及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或后果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一节 收监 第十八条 罪犯收监,应当严格检查其人身和所携带的物品。非生活必需品,由监狱代为保管或者征得罪犯同意退回其家属,违禁品予以没收。 女犯由女性人民警察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二节 管制 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第五章 警务保障 第三十六条 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会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 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违反前两款规定的,没收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