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行为。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民间借贷做出规定,但是合同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对其进行了规范。 法律依据: 1. 《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2. 《民法典》第八百六十四条规定:借贷合同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同。 3.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借款合同,如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借贷合同的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应当在书面合同中明确约定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条款,如未约定则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同时,借贷合同的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 因此,在进行民间借贷时,当事人应当认真履行书面合同中的约定,并注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同时,如出现纠纷,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