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数个抵押权的债务清偿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抵押权债务清偿顺序和动产购买价款抵押担保的优先权的规定。同时,文章也提到了民法典中有关个人债务清偿顺序的规定,包括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和交付遗赠的清偿顺序。最后,文章还介绍了合伙企业债务清偿的顺序。 法律分析 一、关于数个抵押权债务清偿顺序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时,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清偿: (一)若抵押权已经登记,清偿顺序应按照登记时间先后确定; (二)若抵押权已经登记,应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三)若抵押权未登记,则应按照债权比例进行清偿。 其他可以登记的担保物权,清偿顺序参照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百一十五条【抵押权与质权的清偿顺序】同一财产既设立抵押权又设立质权的,拍卖、变卖该财产所得的价款按照登记、交付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 第四百一十六条【动产购买价款抵押担保的优先权】动产抵押担保的主债权是抵押物的价款,标的物交付后十日内办理抵押登记的,该抵押权人优先于抵押物买受人的其他担保物权人受偿,但是留置权人除外。 二、民法典个人债务清偿顺序是什么 (一)优先债权为第一清偿顺序。所谓优先债权,是指债权人在遗产上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情形的债权。享有这种权利的人为优先权人。优先权人的此种优先债权的效力不应当受遗产继承的任何影响。它应当先于普通债权而得到清偿。但是,享有这种特别担保的优先权人也不是对遗产全部均享有优先清偿的权利,倘若在供担保之物或权利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则其不足的部分,仍然应当与普通债权处于同一清偿顺序而受清偿。 (二)普通债权为第二清偿顺序。普通债权是相对于优先债权而言的。在继承债务的清算中,首先要清偿优先债权。优先债权清偿完毕以后,再清偿普通债权。对于普通债权的清偿应以继承人已经知道的(包括债权人已经报明的)为限。继承人无从知道的债权当然也就无法清偿。对于尚未到清偿期的债务,也应当在遗产债务清偿时一并清偿,以避免延缓整个遗产债务清偿的进行。对于那些附有条件而条件尚未成就的债权的清偿问题,情况较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应由继承人和债权人互相协商,或请求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估价处理或请鉴定人评定数额。 如果被继承人的遗产在清偿了优先债权以后,不够清偿已知的普通债权,则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对于各项普通债权按其数额的比例计算,分别予以偿还。 (三)交付遗赠为第三顺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清偿被继承人税款、债务优先于执行遗赠的原则】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这就是说,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在先,交付遗赠在后。在优先债权和普通债权清偿完毕以后,遗产尚有剩余的才能开始遗赠的交付。 三、合伙企业债务清偿的顺序 (一)合伙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 (二)合伙企业所欠税款;合伙企业的债务; (三)退还合伙人的出资。 合伙企业财产按上述顺序清偿后仍有剩余的,则按约定或法定妁比例在原合伙人间分配。 如果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清偿其债务的,由原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原合伙人间的连带责任承担是有期限的,债权人应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原合伙人提出偿债请求。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合伙企业清算时,其全部财产不足清偿其债务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办理。”亦即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自己的其他财产予以偿还。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七条规定,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物优先受偿。同时,该法条也明确规定了抵押权债务清偿顺序。根据该法条,同一抵押权人可以有多个抵押权人,而抵押权人之间的优先受偿顺序则需要按照债权比例进行确定。此外,如果抵押权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受偿,则其抵押权将会被拍卖或者变卖以用于清偿债务。因此,抵押权债务清偿顺序在民法典中得到了明确规定,以保证抵押权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抵押权债务清偿顺序应按照登记时间先后、登记先后顺序、债权比例进行清偿。而民法典中并未明确规定个人债务清偿顺序,但可以参照抵押权债务清偿顺序进行处理。合伙企业债务清偿顺序为: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税款、退还合伙人的出资,如有剩余财产则按约定或法定比例在原合伙人之间分配,若财产不足清偿债务则由原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条 房地产抵押,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四十八条 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