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车祸误工费赔偿标准法律规定如下: 1、 在医疗期内,依照受害人原来的工资标准支付误工费。医疗期是指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伤势需要治疗和休养的期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2、 医疗期结束后,如果受害人因伤势影响仍无法从事原来的工作,应根据受害人被迫转岗或降薪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支付相应的误工费; 3、 如果受害人因伤势影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应按照工伤赔偿标准支付误工费。 误工费赔偿流程如下: 1、 维护现场,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尽力保护现场不被更改,及时拍照留证,并与对方协商换取联系方式及保险信息等; 2、医疗治疗,如果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在医疗期内,可以根据医生的出具的证明,向侵权责任方主张误工费的赔偿; 3、向保险公司索赔,如果交通事故的责任在对方,受害人可以向对方的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包括索赔误工费的要求。保险公司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和处理; 4、协商和解,如果侵权责任方同意赔付误工费,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并签署赔偿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约定误工费的赔偿数额和支付时间等相关事项; 5、 提起诉讼,如果侵权责任方不同意赔偿误工费,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误工费的赔偿。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交相关证据和材料,并在法庭上进行辩论和质证。 综上所述,车祸误工费的赔偿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确定,双方需要通过合法渠道进行协商或寻求法律救济。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 赔偿义务人请求以定期金方式给付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赔偿义务人的给付能力和提供担保的情况,确定以定期金方式给付相关费用。但是,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已经发生的费用、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一次性给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