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诋毁商誉行为的概念、认定表现形式及法律责任
释义
    一、诋毁商誉行为(商业诽谤行为)的含义:是指从事人生、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为了占领市场,针对同类竞争对手,故意捏造和散布有损于其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虚假信息,贬低其法律上的人格,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无法正常参与市场交易活动,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行为。 二、该的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主体应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除此之外的其他主体的诋毁行为不能构成本法上的商业诽谤行为,而只能构成《通则》上的民事侵权行为或者《》上的犯罪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有预谋地诋毁、贬低其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3、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是同业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4、客观上实施了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并造成了一定的后果。 三、表现形式 、产品附属资料中的商业诽谤 2、产品交易中的商业诽谤。 3、新闻、广告中的商业诽谤。 4、在公众中散布谣言的商业诽谤 5、组织、唆使、利用他人进行商业诽谤 四、和的区别 虚假宣传直接侵害利益,间接侵害其他竞争对手的利益(针对自己的商品) 诋毁商誉直接侵害其他竞争对手的利益,间接侵害消费者利益(针对竞争对手商品) 五、和侵犯的竞合 、诋毁主体:市场竞争的经营者,对象是同业经营者; 2、诋毁目的: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诋毁直接侵害竞争对手利益,间接侵害消费者利益,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 六、 我国现行的《》没有规定对此行为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只规定。《刑法》加以补充。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2: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