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集体拉横幅讨薪:法律是否认可
释义
    拉横幅讨债行为不可取,可能违法,可通过法院起诉债务人。扰乱公共秩序行为若不构成刑事处罚,可处拘留、罚款或警告。《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了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包括干扰工作、生产、交通等。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也属扰乱公共秩序。
    法律分析
    讨债拉横幅这种行为不可取,如果债务人不还欠可向法院起诉他,拉横幅讨债如果没有对其他公民的正常生活就不会违法。但是具有一点危险性,如果是扰乱公共秩序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若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七)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拓展延伸
    法律保障集体拉横幅讨薪权益
    法律保障集体拉横幅讨薪权益,是指法律体系对于集体拉横幅讨薪行为的认可和保护。在劳动纠纷中,集体拉横幅讨薪是一种常见的集体维权形式,旨在通过集体行动向用人单位表达诉求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的认可意味着该行为在法律框架内是合法的,并且劳动者在进行集体拉横幅讨薪时享有相应的权益保障。法律保障集体拉横幅讨薪权益的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发展。通过法律保障,劳动者可以更加有信心地进行集体拉横幅讨薪行动,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结语
    拉横幅讨债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法律约束。虽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扰乱公共秩序并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可处以拘留、罚款或警告,但我们应该避免采取不可取的方式来解决债务纠纷。相比之下,法院起诉是一种更合适的途径。另外,法律也保障了集体拉横幅讨薪的权益,劳动者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益,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6: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