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惩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
释义
    本文详细阐述了煽动民族仇恨和歧视罪的构成及刑罚。该罪行的客体是破坏我国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客观方面是以造谣、诽谤等不实之词进行宣扬、挑唆、蛊惑,损害正常的民族关系,制造民族仇视,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行为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多为直接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
    法律分析
    我们的党和国家一直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政策。任何试图煽动民族仇恨和歧视、破坏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都是不合法的。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列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本罪的犯罪构成有如下特点:客体,是指破坏我国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客观方面,以造谣、诽谤等不实之辞进行宣扬、挑唆、蛊惑,损害正常的民族关系,制造民族仇视,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主观方面,行为人出于故意(且多为直接故意)。
    本罪是一种在破坏民族团结故意的支配之下,实施与之相应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将会直接导致民族的仇视和冲突。因此,对于这一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予以惩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针对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反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法》,明确禁止民族歧视、民族仇恨言行,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2. 加强教育宣传:各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师生的民族教育,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和民族团结意识。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应加强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 改进工作方式: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通过平等、公正、公开的方式招聘员工,不得以民族为由拒绝录用。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尊重各民族公民的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权利。
    4. 加强监督执法: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民族歧视、仇恨言行的事后处理和监督,对歧视行为予以严惩。同时,民族自治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5. 深入开展民族交流:鼓励各民族之间开展交流,增进了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开展交流,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总之,针对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具体措施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包括法律法规、教育宣传、工作方式、监督执法以及民族交流等方面。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切实消除民族歧视、仇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结语
    这段话强调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政策以及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是不合法的。此外, 1997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增列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对于这种犯罪行为必须予以惩处。因此, 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应该得到警惕和谴责, 否则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2009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包围、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或者国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