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夺国有档案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
释义 | 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是指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或者采取秘密手段获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档案的灭失、毁损往往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为了加强对国有档案的保管、利用,惩治严重妨害国有档案的犯罪十分必要。 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的条件应当有: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 3、本罪的主体为达到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一、什么是抢夺罪?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介于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一种犯罪形态。抢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构成抢夺罪的重要条件。此外抢夺的情节对定抢夺罪也具有影响。抢夺公私财物数额不大,情节显著轻微的,不构成犯罪。抢夺罪的犯罪构成如下一、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二、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抢夺行为必须公然进行,但不是指必须在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面前实施抢夺行为,而是指公开夺取财物,或者说在被害人当场可以得知财物被抢的情况下实施抢夺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