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问: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可以拒绝调解吗?
释义
    原告可以拒绝被告人申请的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法院应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但原告拒绝调解后,法院应及时审判。立案调解有利于充分表达当事人意愿,简化程序,迅速解决矛盾,节省司法资源。调解达到双赢,维护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此外,调解还避免执行困难,实现调解与执行的有机统一。因此,律师编辑应抓住调解机会,得出双方乐意接受的结果。
    法律分析
    一、起诉被告人申请调解,原告可以拒绝吗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原告提起诉讼后,被告人向法院申请调解的,原告是可以拒绝调解的,原告不同意调解的,法院要及时审判。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二、立案调解的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愿,是当事人意思自由最大化的表现。调解制度就是诉讼制度中意思自由的保证,它比判决程序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允许当事人自由说话,适时表达、补充、变更自己的想法,以商量的方式解决问题,当事人在没有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干扰下所表达出的意见更加合理和切合实际,更加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2、程序简单,方式灵活,利于迅速解决矛盾,节省司法资源。诉讼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但实际上无论普通还是简易程序都要经过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普通程序对案件的调查了解更要求细致入微,证据收集更加全面准确,一次开庭难以解决的还需多次开庭,对审判人员的人数要求也有更多规定,所以一场诉讼进行下来,当事人和审判人员都是相当疲劳的,相比之下,调解程序灵活,可以快速、简便、经济地解决纠纷,缓解当事人的讼累,降低诉讼成本,达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当事人在调解中达到双赢。调解减少了诉讼程序的对抗性,提倡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友好合作,允许当事人商量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在解决民事纠纷时维护双方当事人的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
    4、避免执行中的困难,实现调解与执行的有机统一。再合理的判决,如果不被当事人所接受,那么在最后的执行阶段必然困难重重,甚至可能由于一方的抵触规避,使得判决成为一纸空文,这明显有悖于法制建设的初衷,妨害法治社会的形成,所以审判人员有必要抓住一切可能进行调解的时机,适时的对案件进行调解,得出为双方当事人所乐意接受的结果。
    结语
    调解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原告在起诉被告人后,被告人提出调解申请时,原告有权拒绝调解。调解制度充分表达了当事人的意愿,使其更加合理和切实,有利于解决矛盾。调解程序简单、灵活,能迅速解决纠纷,节省司法资源。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合作,达到双赢效果,维护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此外,调解能避免执行困难,实现调解与执行的有机统一。因此,调解在民事纠纷解决中具有积极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七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