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房买卖陷阱须知
释义
    一、基本案情
    李女士托人买公产房时交出了存折和密码,结果被骗子用假身份证取走130余万元,她为此起诉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安华支行赔偿损失。法院认定银行在审查李女士有效身份证环节上存在过失,判其赔偿李女士23.4万元。
    李女士诉称,2005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女子张某,对方谎称是中国银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职员,能够以先租后售的方式购买单位公产房,她于是委托张某购买。
    2006年8月26日,张某称购房的时机已到,让李女士将存有138.4万元购房款的存折拿给她,目的是让产权人看一下,李女士将存折交出。同年10月17日,李女士发现存折内存款已被人分18次基本取光,后经公安机关查明为张某所为。李女士认为,张某并没有她的身份证原件,银行放款时未尽审查义务,应赔偿她损失。
    二、法院审理
    开庭时,银行表示,持有活期存折的客户,一次性取款5万元以下只需存折和密码,5万元以上需要本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张某取款时,有3笔共计78万属于一次性取款5万元以上,张某当时提供了她和李女士的身份证。银行同时认为,是李女士向张某提供了密码和身份证,应自己担责。对此,李女士否认。法院于是向张某进行了核实,她说,她为取款制作了李女士的假身份证,但如何取得密码已记不清。
    经审理,朝阳法院一审判决银行对78万元取款负有过错,按30%承担责任,需赔偿李女士23.4万元。宣判后,李女士和银行分别上诉。
    二审期间,法院调取了李女士在张某诈骗案件中所作的讯问笔录,其中,李女士承认自己把存折和密码告诉了张某。
    二中院认为,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提取现金5万元以下只需存折和密码,李女士未妥善保管存折和密码,就5万元以下款项的取出,银行不存在过错。对于5万元以上的78万元,柜员按规定必须要求取款人提供有效身份证件,但银行未提交证据证明张某曾持有李女士的有效身份证,存有过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2: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