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职务犯罪案件中,证据排除原则会不会影响判决结果?
释义
    法律分析:在职务犯罪案件中,证据排除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该证据的获得过程与法律规定的程序不符,或者证据的性质、来源、真实性存在疑问,那么就应该排除该证据的作用。证据排除原则是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不排除有些案件因为证据排除而导致判决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获得证据的方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证据的性质、来源、真实性等应当经过认真审查,确有必要的证据未审查或者经审查后认为疑点重重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刑法有关规定没有明文规定的,适用本法有关规定;本法有关规定与其他法律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批准,不受逮捕、拘留或者监禁。
    综上所述,证据排除原则是刑事诉讼中保护被告人权益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如果证据排除后无法证明被告人的罪责,就会影响判决结果。因此,在使用证据排除原则时需要谨慎,确保证据排除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7: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