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属于合同权利的效力 |
释义 | 请求力、执行力、私力实现、处分权能、保持力。 (一)合同效力的内容 1、从权利上来说,当事人的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2、从义务上来说,当事人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 3、在一定条件下对第三人的拘束力。 (二)以下情形的民事行为无效: 1、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当事人一方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行为; 4、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6、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 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一、签合同盖什么章才有效 根据《民法典》第490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就当事人来说,无非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订立合同一般由订立合同的自然人签字或盖上自己的姓名章;法人、其他组织订立合同一般是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签名或盖上单位的公章。法人、其他组织应该盖什么章,我国《民法典》未作明确规定。现实中,法人、其他组织的公章种类很多,有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行政章及各部门的公章等。一般而言,合同专用章、行政章都能作为合同章,至于财务专用章、各部门的公章的效力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仅仅证明诸如欠款金额(企业之间对帐单)这样的财务方面的问题,那么财务章也是有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第490条的规定,签字或盖章是选择关系,意味着要么签字,要么盖章,要么签字盖章同时具备,这三种情况对于合同成立的意义是相同的。在实际签定合同时,人们往往重视盖章的作用与意义,甚至有的认为盖章比签字重要,其实这是误解。印章的使用(即盖章)就等于印章所有者(即印章名义人)的签名,盖章的效力就等于签名的效力。印章之所以具有证明功能,不过是使用印章能够代替并可以反复代替签名,且有时具有省力之效。由于印章极易被伪造,并且印章的名义所有者(即印文所表示其姓名或名称的印章拥有者)与实际控制者极易分离,所以,印章的证明力在本质上低于签名的证明力。我们在交易活动中应当更重视签名,因为签名与签名人之间联系的确定性要远远大于印章与印章名义人之间的联系,对方当事人只要当面签名,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证其签名的效力与证明力。 二、合同解除后能否恢复 合同解除后,原合同就不再存在了,不能够对其恢复,只能让双方当事人就原合同内容再次签订合同。对于已经解除了的合同,当事人已经履行合同义务的,可以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请求赔偿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