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有效与合同生效的联系和区别是怎样的? |
释义 |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联系:合同生效以合同成立为提前,合同不成立就无所谓生效。反之,一个合同生效了,意味着它已经成立。即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生效。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二者间的构成条件不同、法律意义不同、作用的阶段不同,责任形式也不同。 合同有效是指合同不违反民法典的强制性规定,可以发生效力。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可撤销的合同、无效的合同(即违反法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有效是谈论合同生效的大前提。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并有效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是否约定生效条件和法律法规是否规定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如果约定了生效条件,则条件成就时生效;如果没人约定生效条件即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果法律法规规定合同还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才生效,批准后生效。 因此,合同生效与合同有效的区别,首先是合同是否有效和合同是否生效的判断标准不同,其次是合同缺少有效要件和缺少生效要件的法律后果不同。 一、合同的生效日期如何判断 《民法典》根据合同类型的不同,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合同生效的时间: 1、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则上自成立时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在依照其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生效。对于这类合同,在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合同标的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3、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附条件或者附期限。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