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离婚后夫妻双方签的财产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只要财产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双方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的意思表示真实且在签订协议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财产协议在签订后有经过双方签字确认,并注明签订日期,那么该财产协议合法有效,并且在二人解除婚姻关系后依法生效。 一、婚前协议起效条件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婚前协议的好处:明确了双方各自的婚前财产、债权债务承担,可以有效减少纠纷。婚前协议在满足法定有效的条件下,合法有效,即夫妻双方签订婚前协议时意思表示真实;协议的具体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没有违背公序良俗,夫妻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协议时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协议后经过双方签字确认,该婚前协议就有法律效力。 二、婚前协议书如何获得有效 婚前协议书有效的方法:只要婚前协议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夫妻双方在签订协议书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婚前协议书是二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协议书在签订后有经过双方签字确认,注明日期,那么该协议合法有效。 三、怎样合法订立婚前财产协议呢 合法订立婚前财产协议的条件:1、双方主体适格;2、意思表示真实;3、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例如,婚前财产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4、其他条件。订立婚前财产协议必须出于双方自愿,任何一方均不能对另一方采取隐瞒、欺诈、胁迫的方式,也不能乘人之危。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协议是无效的。婚前财产协议的对象必须是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合法拥有的财产,括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不属于夫妻所有的财产不能成为婚前财产协议的客体。如果婚前协议约定了不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或者婚后财产的部分是无效的。婚前财产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既不能规避法律,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