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伪造股票罪和债券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惩罚? |
释义 | 伪造股票债券罪的惩罚包括有期徒刑、罚金和财产没收,根据数额的大小而定。该罪侵犯国家对有价证券的管理制度,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伪造、变造股票债券以及扰乱证券管理制度都构成该罪。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犯罪嫌疑人利用伪造股票或债券获得非法利益时,应根据实际涉案金额进行认定和量刑处理。具体情况由法院判决。 法律分析 一、伪造股票债券罪有哪些惩罚? 伪造股票债券罪的惩罚,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有价证券的管理制度,扰乱、破坏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 1、伪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2、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3、扰乱有价证券的管理制度; 4、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 (三)本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属一般主体; (四)本罪在主观上的表现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以使用为目的的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的债券行为是违反国家对有价证券的管理制度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行为。 对于犯罪嫌疑人利用伪造股票或者债券的行为,来获得非法利益的,必须是侵占了国家或者其它个人、单位的合法利益,对于相关犯罪事实的认定和量刑处理,应当严格根据实际的涉案金额大小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由法院进行判决。 结语 伪造股票债券罪的惩罚根据《刑法》规定,根据犯罪数额的大小,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并可能没收财产。单位犯罪时,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也将受到相应处罚。该罪行侵犯了国家对有价证券的管理制度,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本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行为人故意伪造、变造股票和债券,违反国家管理制度,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对于利用伪造股票或债券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必须侵占了国家或其他个人、单位的合法利益。最终的认定和量刑处理将由法院根据实际涉案金额进行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三章 证券交易 第三节 禁止的交易行为 第五十五条 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纵证券市场,影响或者意图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 (一)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 (二)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 (三)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 (四)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或者大量申报并撤销申报; (五)利用虚假或者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六)对证券、发行人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并进行反向证券交易; (七)利用在其他相关市场的活动操纵证券市场; (八)操纵证券市场的其他手段。 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二章 证券发行 第二十八条 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同发行人签订代销或者包销协议,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姓名; (二)代销、包销证券的种类、数量、金额及发行价格; (三)代销、包销的期限及起止日期; (四)代销、包销的付款方式及日期; (五)代销、包销的费用和结算办法; (六)违约责任; (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八十四条 证券公司承销证券违反本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