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出纳员违规挪用公款应承担何种责任?
释义
    出纳挪用公款的责任取决于与直接领导之间的犯意沟通。如果出纳被骗以为公款用于单位公务活动,仅违反财经纪律;若出纳明知公款用于非公务目的,构成挪用公款犯罪。挪用公款罪的前提是故意,动机多样,不影响罪行成立。当挪用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根据明知内容,可处罚挪用公款营利或挪用归个人使用。刑罚可达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巨额不退还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出纳家庭情况不是从轻情节。出纳应小心警惕挪用公款罪。
    法律分析
    如果出纳怎么挪用公款应该负什么责任
    主要还是要看出纳与直接领导之间的的犯意沟通。如果出纳是被直接领导所骗,以为直接领导挪用的公款是用于本单位的公务活动的,这只能算是违反财经纪律;如果出纳明知直接领导是用于其他目的,与公务无关的,那出纳构成挪用公款犯罪。
    1、出纳未经正常程序,擅自同意直接领导拿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公款罪的前提是故意,即明知是公款而擅自挪用
    至于出纳挪用公款的动机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营利,有的出于一时的家庭困难,有的为了赞助他人,有的为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有的是为了巴结讨好领导(本案中的出纳即是)。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成立。
    当挪用人(出纳)与使用人(直接领导)不一致时:
    1、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时,只能根据挪用人的明知内容,按照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处罚。
    2、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则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处罚;
    3、刑法规定: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4、量刑时,出纳家庭情况,不是法定的从轻情节。家中有多个病人需要照顾,可以酌情从轻。如果认定有罪,这种从轻实际上毫无意义。
    上面文章已经详细的介绍了关于,领导如果让出纳挪用一些公款之后,出纳是否会负责任,就是解释了如果出纳怎么挪用公款应该负什么责任,其实如果出纳挪用公款的话,会涉及到挪用公款罪,所以提醒一些出纳朋友们,在做事时一定要小心警惕。
    结语
    出纳在面临挪用公款的情况下,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出纳明知直接领导挪用公款用于非法目的,出纳将构成挪用公款犯罪。即使出纳被蒙骗而不知情,也仍然违反财经纪律。因此,出纳在工作中务必严守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以免涉及到挪用公款罪的处罚。这篇文章提醒出纳朋友们要保持警惕,正确履行职责,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