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出纳员是否应该对挪用公款负责? |
释义 | 会计对出纳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知情与否决定了其是否与出纳构成共犯,若会计知情则应负刑事责任,根据其犯罪程度分别处罚,若会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则属于从犯,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出纳挪用公款会计是否有责任要看会计对该犯罪行为知不知情、有没有参与。若是参与其中,就与出纳构成共犯。若是不知情,就不需要承担责任。若是会计知情,就属于共同犯罪,应该负刑事责任,依据他们所犯的罪分别进行处罚。如果会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是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是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出纳员挪用公款的法律责任及追究方式 出纳员挪用公款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责任和相应的追究方式。根据我国法律,出纳员挪用公款涉及刑事犯罪,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具体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盗窃罪、贪污罪等,根据挪用金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刑罚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受害单位或个人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出纳员的民事责任,要求赔偿挪用公款造成的损失。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部门会进行调查取证,依法追究出纳员的责任。为了维护公款安全,建议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设立审计机构,加强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出纳员挪用公款行为的发生。 结语 出纳员挪用公款是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责任和相应的追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出纳员若参与其中构成共犯,需承担刑事责任;若不知情,则无需承担责任。会计若知情参与,则属于共同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根据其犯罪程度进行相应处罚。若会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则为从犯,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建议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设立审计机构,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预防和遏制出纳员挪用公款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