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金融犯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释义 | 1、非法入侵网上银行信息系统。据统计,网络攻击对象为金融信息系统的占重点领域信息系统攻击案件总数的30%以上。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黑客软件、病毒、木马程序等技术手段,攻击网上银行、证券信息系统和个人主机,改变数据,盗取银行资金,操纵股票价格,危害极大。 2、利用“网络钓鱼”的方式。目前,大量不法分子利用“网络钓鱼”犯罪手法发布虚假信息,建立假冒的银行、证券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或大量发送携带木马病毒的电子邮件,截取用户账号和密码,进而窃取受害人资金,对网上金融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网络洗钱活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从事洗钱违法犯罪活动。犯罪分子获取被害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后,往往通过网络电子商务购物等方式洗钱,以达到牟取不法利益的目的。而且,借助全球庞大的金融电子网,洗钱行为往往很难被发现。 一、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网络支付安全问题 网上交易的付款一般采用电子支付手段,伴随网络的开放性这一特点而来的另一弊端就是给消费者交易安全带来风险,大大增加了消费者财产遭受不法侵害的概率。 首先,由于网上支付时交易企业通常会获取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卡账号等个人资料,这就难以避免一些不良企业会利用其获得的消费者信息采取手段盗取消费者的货款,或者将收集的消费者的网上支付信息无意或有意泄露给第三者,间接给消费者带来交易风险; 其次,支付系统容易被不法分子非法入侵或者遭受病毒攻击,这种情况下一旦消费者的账号密码被破解,将导致电子货币被盗造成财产损失。 以上无疑是消费者交易安全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隐私权保护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获得信息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和容易性。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个人电子商务活动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截然不同,注册网站在消费者注册使用其网站时候往往需要消费者向其提供相关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住址、婚姻状况、财产状况等)及个人数据(电子邮箱、网上银行个人账号、密码)等,在网络环境下,这些个人信息、个人数据所面临的被他人取得、泄漏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 而且很多网站实际上并没有采取有效、稳妥的措施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个人数据予以储存,以防止非法侵入与盗取,更有甚者还擅自将用户信息出卖给其他网站以牟取暴利,一旦发生上诉情形,消费者的信用卡账号和密码、消费者的上网习惯、网络活动踪迹以及消费者计算机存储的信息等个人数据及隐私等一系列信息都面临着被利用与侵犯的危险,而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无疑会削弱电子商务交易的诚信基础,势必影响电子商务交易的长远发展。 3、网络通信权保护问题 与传统通信方式不同,在电子商务时代电子邮箱作为新兴通信工具日渐发挥其重要作用,相应带来的消费者网络通信权的保护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电子商务实践中,注册网站要求网上消费者使用时提供个人电子邮箱予以登记几乎成为必然步骤,服务商搜集消费者的电子邮箱为谋取利息将之提供给他人的情形比比皆是,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消费者都有电子邮箱受到大量的广告邮件、垃圾邮件骚扰的经历,更有甚者会受到垃圾邮件中黑客、病毒的攻击。 而我国目前只有一些法律、法规可以间接适用,例如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尚无全面规范商业电子邮件、保障消费者网络通信权的法律。 二、电信诈骗花样百出,谨慎防范是要务 据反诈中心上一年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中相对突出的诈骗手段有:贷款及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刷单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及杀猪盘类诈骗等。专家提醒,其中几种各地公众应特别警惕: 1、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后实施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春节将至,公众消费需求旺盛,借贷行为多发,有不法分子趁此作案。此类电信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会先通过网络开设办理小额贷款、代办信用卡等信息的钓鱼网站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钓到真实贷款需求和信息后,再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联系猎物,之后则通过收取手续费、偿还能力证明等名目实施诈骗,又或者直接骗取事主银行账号和密码,以直接转账或消费的方式实施诈骗。 2、恋爱杀猪盘类诈骗。春节期间,催婚是常见话题,不少人在此期间婚恋情感需求强烈,容易被骗子蒙蔽。在2019年春节期间,花某通过网络与一名外地男子邂逅并陷入热恋。此后,该男子以可以结束异地恋长相厮守等情感原因为借口,向花某索取65万元冲业绩周转金,而事实上这笔钱全部进入了骗子的腰包。好在警方及时介入,成功制止了花某陷入人财两空的困境。 3、盯上年轻人,冒充公检法诈骗。据相关民警介绍,以往较为常见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近来有所变化,不法分子利用年终岁末正是升职加薪关键阶段,年轻人害怕出纰漏的心理,实施犯罪活动。不法分子会冒充法院工作人员发送庭审提醒短信和伪造的法院传票,告知受害者因恶意拖欠贷款被告,随后提出可能是受害者身份信息被盗用,并以清空额度为由要求其配合调查,实则让受害者在网络平台上贷款,把贷款出来的钱转到不法分子手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