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不同点是什么? |
释义 |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在于程序意义和享有的权利不同。犯罪嫌疑人指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被告人指在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有委托辩护人、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问题等权利,被告人有参加法庭调查、进行证据质证等权利。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如下: 1、程序意义不同:犯罪嫌疑人,指的是在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以及审查起诉阶段中,对犯罪人的称谓;被告人,指的是公诉案件又或者是自诉案件的审判阶段中,对犯罪人的称谓。 2、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享有的权利不同:犯罪嫌疑人有委托辩护人、拒绝回答侦查人员提出的与案件无关的问题等权利;被告人有参加法庭调查,进行证据质证等权利。 拓展延伸 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法律程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权利和义务也存在差异。犯罪嫌疑人是指在犯罪调查阶段被怀疑涉及某一犯罪行为的个人,其权利主要包括被告知嫌疑罪名、拥有沉默权、获得合法辩护等。同时,犯罪嫌疑人也有义务配合调查、提供必要的证据等。而被告人则是在犯罪指控后正式起诉的个人,其权利包括被告知指控细节、获得合法辩护、享有公正审判等。被告人也有义务出庭应讯、提供辩护证据、接受判决等。总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权利和义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为了确保犯罪调查和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法律程序中扮演不同角色,享有不同权利和义务。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有沉默权、合法辩护等权利,同时需配合调查、提供必要证据。被告人则在起诉后享有指控细节知情权、公正审判等权利,同时有出庭应讯、提供辩护证据、接受判决的义务。确保犯罪调查和司法程序的公正合法,权利与义务的差异必不可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