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五保户的监护人应尽哪些责任? |
释义 | 农村五保户监护人的主要责任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行使职责,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五保户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他们享有供养、医疗、住房等权益。农村五保户的监护人是乡、民族乡、镇政府,其职责与其他民事护体监护人相似,都是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一、农村五保户监护人责任有哪些? 1、农村五保户监护人责任由《民法典》(2021.01.01实行)第三十四条规定,具体规定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2、五保户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是乡,民族乡,镇政府。根据《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第十七条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村民委员会可以委托村民对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照料。 二、农村五保户包括哪些人?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村民中符合一定条件的老年人、d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的意思是指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 (一)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五保户包括下列人员: 1、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 2、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村民; 3、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村民。 (二)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五保户享有下列供养: 1、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6、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各类民事护体的监护人的职责都是差不多的,都需要保护被监护人的任何合法权益,诸如人身、财产等权益等。虽然农村五保户作为特殊人群,其监护人为政府部门,但是监护的主要目的依旧是保护五保户的合法权益。并且不得实施工会造成人身受到伤害的行为。 结语 农村五保户的监护人责任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监护人应履行职责,不能处分被监护人财产。五保户的法定监护人为乡、民族乡、镇政府,他们与村民委员会或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障五保户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五保户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享有粮油、生活用品、住房、医疗照料和丧葬事宜等供养。各类监护人的职责都是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农村五保户的监护人也不得造成人身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二条 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 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与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毁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 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应当依法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三章 社 会 保 障 第三十六条 老年人可以与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养老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 负有扶养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承担该老年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尊重已满八周岁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依法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