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集资诈骗与传销的区别,集资诈骗的传销有哪
释义
    (一)理解二罪之间主观目的的差异,首先要排除错误观念:只有欺诈罪才有欺诈性。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集资诈骗罪同样具有诈骗罪的重要特征——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者的目的是直接侵犯他人的财产,将财产作为犯罪的对象。关于集资诈骗行为具有欺骗性,这毋庸置疑。也正因如此,极易产生一个误区:只要用欺骗方法吸收投资人资金,就是集资诈骗罪。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传销犯罪与集资诈骗犯罪均具有欺骗性,不能仅凭此来区分两罪。事实上,不仅仅是欺诈犯罪。行为具有欺骗性的犯罪还有虚假广告罪,串通招投标罪等等。
    (二)传销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通过资格,层级等销售模式谋取非法利益,而集资诈骗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骗取,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筹资欺诈罪和流通罪都有欺诈性,但两者的欺诈不同。流通罪是从直销来的,直销是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绕过传统批发商和零售渠道,直接向最终消费者销售的销售方式。这种销售方式在我国必须得到认可。流通多穿直销外套吸引参加者骗取财产。
    (三)两罪行为者的主观目的不同,对流通组织的态度和收入的下落不同,在实践中可以成为区分两罪的重要依据。以前,筹资欺诈犯罪行为者主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流通犯罪行为者通过流通组织获利,两个犯罪行为者的主观目的不同,行为有一定差异。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7: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