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了一年了还能申请仲裁吗 |
释义 | 离职一年后无法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一年的离职争议无法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然而,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法律分析 回答:不可以。解析:离职一年多了不能仲裁。如果因离职发生争议的,可以在离职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的。只要离职未超过1年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超过一年的是不可以仲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拓展延伸 终止劳动合同一年后是否可提起仲裁申请?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后,一般情况下,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也就是说,如果您在一年内提起仲裁申请,法律上是被允许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情况下,时效可能会有所延长或缩短。例如,如果劳动争议涉及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权益,时效可能会延长至两年。另外,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不同的时效规定,那么以合同约定为准。因此,建议您在终止劳动合同后的一年内尽快提起仲裁申请,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如果离职不超过一年,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与离职相关的争议。请您尽快行动,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及时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第一百零五条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仲裁。 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代表、聘用机关的代表、聘任制公务员的代表以及法律专家组成。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四条 【调解协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五条 【申请仲裁】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