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附带民事诉状的格式以及注意事项 |
释义 |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格式要求包括检察院名称、案号、被告人信息,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明损失的证据等,最后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份数、原告人签名或盖章和具状时间。 法律分析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格式首先列明检察院的名称,注明案号,写明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是否刑事案件被告人等等。 1.文书名称,即“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 3.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明损失的证据等。 4.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份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签名或者盖章,具状时间。 拓展延伸 刑事附带民事诉状的适用条件和法律要求 刑事附带民事诉状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其他权利人以民事主张为目的,向法院提起的一种诉讼方式。其适用条件和法律要求包括:首先,刑事案件必须存在,即有被告人被起诉;其次,民事主张必须与刑事案件具有直接关联,即因刑事行为而导致的损害;此外,民事主张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条件,如诉讼时效、诉讼能力等。在具体操作上,诉状应当明确指出刑事案件的基本情况、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民事主张的依据和请求等。同时,注意事项包括诉状的格式要求、材料的准备和附带的证据等。刑事附带民事诉状的提起有助于维护被害人或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刑事与民事的衔接,促进司法公正。 结语 刑附民起诉状格式明确,包括文书名称、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明损失的证据等。提起刑附民诉状需满足条件:存在刑事案件、民事主张直接关联、符合民事诉讼条件。诉状应详细描述案情、犯罪事实、证据、民事主张依据。注意格式、材料准备和附带证据。刑附民诉状维护权益、实现刑民衔接、促进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第二百三十一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