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未成年人犯罪责任与年龄相关,已满16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14至16周岁的人犯重罪也应负责,14至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从轻处罚,不满16周岁的人可由家长或政府管教。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可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5、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界定及其影响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人民达到一定年龄后,才能对其进行刑事责任追究的年龄界限。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存在差异,通常是基于心理、生理和社会发展等因素来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界定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和青少年的司法待遇,包括是否被视为成年人、是否适用特殊的司法程序和刑罚等。此外,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和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界定及其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法律、社会和人权意义。 结语 在刑法中,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犯罪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在犯下严重罪行时也应负刑事责任。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者,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如果不予刑事处罚,则应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同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在犯罪时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些规定在刑法中得到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三章刑罚第五节死刑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