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预备的具体含义,认定及其处罚 |
释义 | 犯罪预备的含义: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如下: 1、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 犯罪预备的处罚: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 一、预备犯是怎么认定的 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应注意下述三种区分: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 (二)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区别开来。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图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流露出来。在认定犯罪预备时,正确地把它和犯意表示区别开来,才能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还必须把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区别开来,犯罪的实行行为主要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的处罚和成年人一样吗 青少年犯罪是否应与成人处罚不一样,分析如下: 1、大多数刑事案件,就是犯罪的案件,都是年满16周岁,才承担刑事责任的。不满16周岁,不处罚; 2、少数严重的刑事案件,就是犯罪的案件,12岁以上,才承担刑事责任的。不满12周岁,不处罚; 3、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未满18周岁的,无论是犯的什么罪,都必须从轻处罚。 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处罚是不同的,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有如下区别: 1、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已经正式开始实施犯罪。 犯罪预备则是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还未正式实施犯罪; 2、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 3、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