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主动认罪悔过的刑罚适用准则
释义
    主动投案自首的减刑标准是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死刑自首后可以减刑,但减刑与犯罪后的自首无关,需符合刑法规定的减刑条件并经法定程序裁定。
    法律分析
    一、主动投案自首的减刑标准是什么
    1、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自首之后减刑多少,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2、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死刑自首后还能减刑吗
    1、减刑是刑法规定的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措施,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例如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应当减刑;
    2、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由此可见,减刑与犯罪后的自首无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七十八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十八条规定。
    结语
    主动投案自首是一种被法律认可的行为,对于减刑的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司法实践,自首者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会被综合考虑,可能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者,甚至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死刑犯来说,自首后是否能减刑与自首无关,减刑是根据被判处的刑罚执行过程中的表现和立功情况来决定的。减刑需要执行机关向法院提出建议,并经过法定程序裁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二百一十七条 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依法提取、采集肖像、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被害人死亡的,应当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提取生物样本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
    犯罪嫌疑人拒绝检查、提取、采集的,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查、提取、采集。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侦查人员、检查人员、被检查人员和见证人签名。被检查人员拒绝签名的,侦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三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对于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别。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七条 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的,应当记录在案,并在提请批准逮捕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