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窝藏毒赃罪如何处罚
释义
    窝藏毒赃罪的处罚为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犯罪所得的财物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毒品罪的量刑根据毒品数量和情节轻重,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吸毒不属于犯罪行为,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以拘留和罚款,严重情况下可实施强制戒毒,戒毒期限为2年。
    法律分析
    一、窝藏毒赃罪如何处罚
    窝藏毒赃罪的处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二、藏毒罪如何量刑
    我国刑法并没有藏毒罪这一罪名,藏有毒品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量刑如下:
    1.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3.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
    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吸毒如何处罚
    如果只是单纯的吸毒,是不属于犯罪的,不会判刑,但是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自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之日起计算。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窝藏毒赃罪的处罚较为严厉,包庇犯罪分子或窝藏犯罪所得的财物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非法持有毒品罪,量刑根据毒品数量的大小而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吸毒行为虽不属于犯罪,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对吸毒成瘾者,可以实施强制戒毒,并设定为2年的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以上是对相关罪行的法律规定和相应处罚的概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一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收集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违反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在侦查阶段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依据。
    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说明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向人民检察院作出书面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