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还钱时担保人需要签字吗? |
释义 | 如何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追讨借款?可以通过证人、录音、汇款凭证、短信记录、网络聊天记录等方式来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如何证明借款已经交付给借款人?可以使用收条、转账记录、支付宝、微信转账等证据。追债申请支付令的手续包括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提供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务类型、数量和相关事实证据。 法律分析 一、还钱时担保人需要签字吗? 还钱时担保人不需要签字,没有借条可以通过协商和诉讼的方式要回来钱。 1、没有借条,可以找证人 借条和证人证言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其效力主要看是否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司法实践中,如果有证人可以作证而且属实的,一样可以作为证据来使用。 2、没有借条,可以偷偷录音 电话录音以及录音笔录音加上电信部门的电话详单予以佐证该录音的真实性,故该录音系客观真实的,具有证明效力。 3、没有借条,可以用汇款凭证和银行流水 以银行转账形式进行借款和还款的事实客观存在,即双方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转款凭证上最好有说明支付事由) 4、没有借条,可以用短信记录 如果手中短信记录能够证明借款行为的存在,双方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 5、没有借条,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记录(微信、QQ等) 6、没有借条,可以用催债录音记录 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对方偿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直接在自己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如何证明出借人已经将该借款实际交付给借款人? 证据是过往事实的留痕,当事人需要根据当时给钱的实际情况来寻找证据。比如,出借现金时对方给写的收条,或者是直接给对方付款的银行转账、支付宝转款、微信转账等等证据。如果上述证据都没有,那么就需要出借人在起诉前进行该要点的证据固定,同样的老套路,跟对方沟通,让对方承认确实收到过了这笔借款,关于对方承认的形式,可以是通话录音,也可以是微信聊天记录、短信,甚至是双方面谈的现场录音等等都可以。 三、追债申请支付令的手续有哪些? 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条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命令债务人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15日内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即可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强制执行。 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手续是: 1、债权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是指债务人住所或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或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依照法律规定在合同中约定的基层人民法院。 2、债权人应以书面形式申请支付令、申请书应当写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姓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与职务、住所等基本情况;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类别、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结语 通过合法途径追回借款是一项重要任务。即使没有借条,仍有多种方法来证明借款事实。证人证言、录音、汇款凭证、银行流水、短信记录、网络聊天记录和催债录音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出借人应寻找相关证据来证明借款已经交付给借款人,如收条、转账记录等。如果证据不足,可以与对方沟通并寻求承认,通过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形式固定证据。追债申请支付令的手续包括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提供书面申请并详细说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信息、债务类型、数量和相关事实证据。债务人在15日内不提出异议且不履行支付令,法院可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