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诉案件中的刑事和解流程
释义
    刑事案件双方可提出和解请求,要求犯罪嫌疑人承认罪行、向被害人道歉,达成和解协议并支付赔偿。根据最高检的若干意见,对于轻微案件且加害人有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双方和解的情况,可以不予逮捕或不起诉,或提出从宽处理的意见。但如果加害人在五年内曾有故意犯罪记录,则不得和解。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都可以向案件承办单位提出和解请求,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要求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并向被害人道歉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由检、法机关组织签订悔过书并与被害人就赔偿事项等达成和解协议,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危害影响,依约定向被害人支付损害赔偿。但加害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得和解
    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对于轻微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者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可以依法不予逮捕或者不起诉。确需提起公诉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理的意见。”
    拓展延伸
    刑事和解流程:公诉案件中的法律调解方式
    刑事和解是指在公诉案件中,通过法律调解方式解决犯罪案件的一种程序。在公诉阶段,检察机关、被害人和被告人可以协商达成和解协议,通过一定的条件和赔偿来达成和解。刑事和解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检察机关会与被害人和被告人进行沟通,了解双方的意愿和条件;其次,双方会进行谈判,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的具体内容;最后,检察机关会向法院提出和解申请,法院会审查和解协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最终决定是否接受和解。刑事和解流程为公诉案件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解决方式,有助于减轻法院的负担,保护被害人权益,实现犯罪的和解与和谐。
    结语
    刑事和解是公诉案件中一种灵活高效的解决方式,通过法律调解实现犯罪的和解与和谐。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犯罪嫌疑人承认犯罪行为并向被害人道歉,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检、法机关将组织签订悔过书并达成和解协议,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危害影响,并按约定向被害人支付损害赔偿。刑事和解旨在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保护被害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四十五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九十六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