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赔偿中,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申请 |
释义 | 在行政赔偿中,赔偿请求人应当向有行政赔偿职责的行政机关提交赔偿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因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赔偿请求人是指受到违法行为侵犯而提出赔偿要求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赔偿中,赔偿请求人应当向有行政赔偿职责的行政机关提交赔偿申请书,明确索赔的标的、依据和理由,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果申请不够具体或者缺少证据材料,则会影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同时,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申请的时限为两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并且在提出赔偿申请之前必须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否则,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证据材料需要具备哪些要求? 行政赔偿请求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应当是真实、准确、充分、合法的。具体而言,证据材料需要与索赔标的有直接关联性,并能够证明行政机关存在违法行为、赔偿请求人受到了损失等。如果是书证或者电子证据,应当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如果涉及到调查取证、鉴定或者勘验等技术活动,赔偿请求人还需要提供相关的专业证明。 行政赔偿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赔偿请求人在提出赔偿申请的同时需要提供准确、充分、真实的证据材料,否则可能会影响到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同时,赔偿请求人还需要遵守相关的申请时限和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的程序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 申请行政赔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诉讼之前,应当向有行政赔偿职责的行政机关提出赔偿申请。赔偿申请应当明确索赔的标的、依据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