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丧葬费必须打到死者的工资卡上吗? |
释义 | 丧葬费支付方式灵活,可以约定现金或打到家人账户。标准为逝者直系亲属领取,无则由组织领取。费用统一,与年龄无关,多不补贴。依据《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供养直系亲属可获得逝者工资六个月的救济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丧葬费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六个月计算。 法律分析 丧葬费不一定要打在死者账户上,在签署协议时可以约定给付现金或者打到家人账户里。丧葬费计发标准为:当地上一年度(或前十二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六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果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丧葬费是统一的,只随时间和地区不同有所变化,不受逝者年龄或者其他因素影响。丧葬费实行少不退、多不补的原则,即家属实际安葬逝者所花费的金额多于领取安葬费,也是没有额外补贴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三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三个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拓展延伸 丧葬费支付方式有哪些选择? 丧葬费支付方式有多种选择,具体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情况。常见的支付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个人储蓄:家庭可以使用个人储蓄来支付丧葬费用。这可能需要提前做好储蓄计划,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覆盖相关费用。 2.保险索赔:如果死者购买了适当的保险,家庭可以通过提出保险索赔来支付丧葬费用。这可能需要提供相关文件和证明以获得保险金。 3.社会救助:一些地区提供社会救助计划,帮助家庭支付丧葬费用。家庭可以咨询相关机构,了解是否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 4.亲友捐助:家庭可以向亲友、朋友和社区寻求捐助来支付丧葬费用。这可能需要通过筹款活动或在线平台来组织和管理捐款。 5.政府补助: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提供一定的补助或津贴来帮助家庭支付丧葬费用。家庭可以向当地政府部门咨询是否有此类支持。 无论选择哪种支付方式,家庭应该提前规划和准备,以确保能够妥善支付丧葬费用,同时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丧葬费的计发标准和支付方式。家属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支付方式,如个人储蓄、保险索赔、社会救助、亲友捐助或政府补助等。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家庭都应提前规划和准备,确保能够妥善支付丧葬费用,并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五条 干部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符合第四条(一)项或(二)项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 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革命工作,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工作年限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发给。 符合第四条第(三)项条件,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应当按最高的标准发给。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离休和退休的干部去世后,其丧事处理、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应当与在职去世的干部一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六十一条 法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法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烈士褒扬条例(2019第二次修订):第三章 烈士褒扬金和烈士遗属的抚恤优待 第二十一条 烈士遗属享受相应的医疗优惠待遇,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