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的具体条款 |
释义 |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双方当事人、地块信息、使用年限、出让金、币种及期限、用途规划、建设管理要求、交付方式、转让条件、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纠纷解决和合同生效条件等。我国现行法律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有详细讲解和法律依据,为保护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建议仔细阅读和解读相关条款,如有需要可咨询律师。 法律分析 土地使用权作为一个权益的象征,是可被转让出让的。但土地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资源,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出让的,当然也为了保障出让双方的合法权益。土地使用权应运而生,下面就为大家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书中需要填写哪些内容为大家做详细的讲解。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的关于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该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土地使用权法律关系的协议。 第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的出让方是特定的,必须是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第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的受让方,一般为境内外的企业法人。 第四,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订立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前提条件。《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4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签订书面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包含以下主要条款:根据《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向甲方转让给乙方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协商如下,以资共同信守执行。 (1)出让合同双方当事人; (2)出让地块的位置、面积和自然状况; (3)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4)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金价格; (5)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金的币种、期限和方式; (6)定金; (7)出让地块的用途及规划要求; (8)建设管理要求; (9)交付出让地块的期限和方式; (10)有关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转让的条件; (11)双方其他的权利和义务; (12)违约责任; (13)纠纷的解决; (14)合同的生效条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现行法律对土地使用权出让书有着比较详细的讲解和较完整的法律依据。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和解读相关条款,这样才不会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如果你还有什么样的法律问题也可以电话咨询的律师。 结语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协议,用于确保土地出让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该合同需要包含诸多主要条款,如出让双方当事人、土地位置和面积、出让年限、出让金价格等。同时,合同还应明确交付方式、用途规划要求、建设管理要求等细节。遵守合同条款,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是至关重要的。如有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二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准予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依照前款规定未获批准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二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准予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依照前款规定未获批准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五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签订书面出让合同。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