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如何规定旁听制度?
释义
    我国法律规定公开审理案件,公民可以旁听,但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旁听人员需持旁听证进入法庭,遵守法庭规则并接受安全检查。外国人和无国籍人需持有效证件旁听。旁听人员一般不能发言,只能在庭审时倾听。
    法律分析
    不能。公开审理,都可以旁听。
    我国法律规定对涉及国家机密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旁听审理,未经批准不准录音录象,凭个人身份证件就参加旁听。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十、依法公开审理案件,公民可以旁听,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未经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除外。
    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旁听人需要持旁听证进入法庭的,旁听证由人民法院制发。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
    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并应当接受安全检查。
    为了解案件事实经许可可以发言。一般不能发言。,如果家属不是辩护人则不能发言。一般家属只能在庭审时听一下。
    拓展延伸
    被告是否有权限制原告家属的旁听权利?
    被告在特定情况下有权限制原告家属的旁听权利。根据法律规定,法庭可以考虑被告的合理请求,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决定是否允许原告家属旁听。这通常涉及到案件的性质、保密需求、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因素。法庭会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以确保公正审判和维护法庭秩序。然而,被告的权利并非绝对,法庭在权衡各种因素后会做出决定。因此,被告可以提出请求,但最终是否被允许或限制原告家属的旁听权利,将由法庭酌情决定。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公开审理制度有一些限制。对于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不会公开审理。但是,公民可以根据个人身份证件参加旁听,除了精神病人、醉酒者和未经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旁听人员需要持有旁听证进入法庭,并遵守法庭规则和接受安全检查。被告在特定情况下有权限制原告家属的旁听权利,法庭会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做出决定。因此,被告可以提出请求,但最终是否允许或限制原告家属的旁听权利将由法庭酌情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八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鼓励和支持有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提高户外安全保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23: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