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释义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通常情况下的判刑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的客体一般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其犯罪的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一、我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衣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我国法律规定男性几岁可以结婚
    我国法律规定汉族的男性二十二周岁可以结婚。
    中国男女法定结婚年龄为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
    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但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自治区可以依据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对法定结婚年龄做变通规定。
    三、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是指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的手段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情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五十一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7: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