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标侵权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
释义 | 《商标法》第57条规定了服务商标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或销售伪造商标、未经许可更换商标并投入市场、为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给他人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等。 法律分析 根据《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服务商标侵权行为如下: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及法律应对措施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及法律应对措施是一个涉及商标保护领域的重要主题。在商标侵权案例分析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各种商标侵权行为,包括商标相似度、商标冒用、商标混淆等。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商标侵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影响。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商标侵权行为对商标权利人的损害,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应对措施,包括起诉侵权方、申请禁令、要求赔偿等。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和了解法律应对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商标权利人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结语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及法律应对措施是商标保护领域的重要主题。通过深入研究各种商标侵权行为,包括相似度、冒用和混淆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其具体表现和影响。同时,针对商标权利人的损害,我们提供起诉、禁令和赔偿等法律应对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应对措施的研究,我们致力于帮助商标权利人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二章 商标注册的申请 第二十二条 商标注册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提出注册申请。 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份申请就多个类别的商品申请注册同一商标。 商标注册申请等有关文件,可以以书面方式或者数据电文方式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 本法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