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者拒签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
释义 | 劳动者拒签劳动合同如何处理?据了解,因劳动者个人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不能签署的,将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两倍的工资及经济补偿。法院认为:原告高某到被告单位工作后,经被告要求后,未与被告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责任在于自身,所以对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因原告未能提供其加班的具体日期等证据,故对其要求给付加班费的请求也不予支持。由于原告拒绝与被告签订劳动合同,导致被告无法为其缴纳相关的社会保险,故对原告要求补缴社会保险的请求,法院不予调整。律师建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尽快安排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发现有可能拒签合同情形的劳动者,在满一个月前应立即书面通知终止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如果已经满一个月的,也要立即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但此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双倍工资。小结: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除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形外,劳动者拒签劳动合同情形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都是件非常头疼的事情。由于劳动者拒签劳动合同,往往会使用人单位处在非常尴尬的地位:如立即终止劳动关系,那么招聘该员工的时间、经济、人力成本就白白浪费了;不终止劳动关系,又存在要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而且对于劳动者拒签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还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所以用人单位特别是HR一定要注意与劳动者协商早日签订劳动合同,如协商不成便要尽快终止劳动关系,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