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
释义
    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防止食物发生霉变。
    黄曲霉素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具有致癌作用的天然物质,毒性极强,毒素由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菌容易在水分含量高的一些食物中繁殖,例如谷物、鲜果、调味品、乳制品、肉类、鱼虾等,因此要防止黄曲霉素传染食品的话,首要措施就是防止食物发生霉变。最常见的引起黄曲霉菌污染并产生黄曲霉素的食物包括花生、玉米、稻谷、坚果等,对于这一类食物,尽量放置于干燥的地方储存。在食用这类食物之前,一定要观察是否存在霉变,发现霉变的话及时的丢弃。
    为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应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霉变:农作物一经收获,应立即在日光下曝晒或用烘干机烘干,使其迅速干燥。谷物含水量<13%,玉米含水量<12.5%,花生<8%以下时,霉菌就不易生长繁殖。贮藏后也应保持粮仓适合的温度、湿度,必要时化学熏蒸防霉及 Y 射线照射;
    2、去毒:人工挑选去除霉烂,主要适用于花生;大米可采用碾轧加工和加水搓洗;玉米可用碾磨水浮脱胚的方法,因毒素主要集中在胚部;食用油加盐后经高温,去毒效果满意。其它如紫外线照射、高温处理法、盐炒法都具一定效果;
    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对不符合卫生法规要求的食物不得出售。
    综上所述,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适宜黄曲霉生长和产毒的温度范围12-42℃,最适温度33℃左右,最低相对湿度78%,最适相对湿度98%谷物含水分18%以上,花生含水分10%以上,在通气条件下,黄曲霉即能迅速生长和产毒,所以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注意食品防霉。
    【法律依据】:
    《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
    农业、粮食、商业、轻工、外贸、交通运输等部门应积极改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条 件,共同协作,防止食品发霉变质,做好防霉去毒工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4: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