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被诈骗要不要报案
释义
    被他人骗钱应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视被骗财物数额大小来决定是行政立案或刑事立案。如果他人仅骗取了少量财物的(3000元以下),公安机关经审查可以予以行政立案。如果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了数额较大的财物(3000元及以上),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符合管辖范围的,就予以刑事立案。
    一、报案后怎么样才算立案
    报警后,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立案:
    1、案件依法应由本机关管辖,如案件不属自身管辖,应移送主管机关;
    2、经审查案件来源材料(控告、检举、自首等),确实存在犯罪事实;
    3、根据犯罪事实的情节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4、如果无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视情也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立案的流程有:
    1、当事人或有关人士报案;
    2、公安机关受理报案;
    3、公安机关审查;
    4、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总而言之,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在管辖范围内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立案。
    二、开经侦大队的流程
    (一)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安机关应予立案:
    1、认为有犯罪事实;
    2、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其他情节达到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二)公安机关经审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有控告人,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的控告人。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元以下罚款:
    (一)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
    (二)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的;
    (三)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
    (四)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