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无子女去世后财产如何继承 |
释义 | 该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顺序及诉讼时效相关内容。遗产继承顺序分为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若被继承人无子女且无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将按第二顺序继承,由配偶或父母继承。若仍无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则由配偶或父母继承。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知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继承人应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诉讼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继承人没有子女,且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那么遗产将按照第二顺序继承的方式进行分配。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那么遗产将由被继承人的配偶或父母继承。 二、财产继承的诉讼时效 遗产继承诉讼期限即继承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这就是说,继承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并且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三年内必须行使,否则就将失去法律的保护。 但在出现法定事由时,诉讼时效可能被中止、中断或延长。所谓诉讼时效中止,就是指由于一定事实的发生(如发生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等),诉讼时效暂停计算,从中止原因消灭之日起,时效期限连同中止前的期限继续计算。但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在诉讼时效期限的最后6个月内容发生,如在之前发生的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 所谓诉讼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发生了某种特定事由,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限全归于无效,该法定事由结束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最常见的诉讼时效中断是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谓诉讼时效延长,是指在诉讼时效届满后,继承人因有正当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时,法院经审查认为确有正当理由的,可延长时效。 三、财产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 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绝对丧失)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绝对丧失)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继承人因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而丧失继承权的,属于继承权的相对丧失。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绝对丧失)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当然丧失继承权。 拓展延伸 遗产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及后果是法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具体来说,遗产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包括被继承人死亡和受遗赠人死亡。如果被继承人死亡,那么遗产中的有关部分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而如果受遗赠人死亡,那么遗产中的有关部分也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另外,遗产继承权丧失的后果也很重要。如果被继承人死亡,那么遗产中的有关部分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这意味着遗产中的财产将被平均分配给被继承人的子女、父母、配偶等亲属。而如果受遗赠人死亡,那么遗产中的有关部分也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这意味着遗产中的财产将被平均分配给被继承人的子女、父母、配偶等亲属。 因此,遗产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及后果是法律领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是被继承人死亡还是受遗赠人死亡,遗产中的有关部分都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平均分配给被继承人的亲属。 结语 遗产继承涉及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和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继承人没有子女,且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那么遗产将按照第二顺序继承的方式进行分配。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那么遗产将由被继承人的配偶或父母继承。同时,遗产继承诉讼期限即继承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继承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并且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三年内必须行使,否则就将失去法律的保护。但在出现法定事由时,诉讼时效可能被中止、中断或延长。所谓诉讼时效中止,就是指由于一定事实的发生(如发生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等),诉讼时效暂停计算,从中止原因消灭之日起,时效期限连同中止前的期限继续计算。所谓诉讼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发生了某种特定事由,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限全归于无效,该法定事由结束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最常见的诉讼时效中断是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谓诉讼时效延长,是指在诉讼时效届满后,继承人因有正当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时,法院经审查认为确有正当理由的,可延长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条 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