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资待遇不公:未成年人打工维权攻略
释义
    未成年人打工不发工资,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可促使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工资,解决拖欠问题。但对于复杂的请求,需要劳动仲裁程序。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违者将受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保护,禁止从事危险劳动,用人单位需定期健康检查未成年工。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打工不发工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
    投诉的解决的优点是,一旦用人单位是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在处理拖欠工资时,一般情况下可以首先选择。
    但是,如果劳动者的请求复杂的,如涉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需要具体认定的,则可能劳动行政部门也无法解决,需要进行劳动仲裁程序。
    另外,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属于未成年工,国家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拓展延伸
    维权保障:未成年人打工中的工资待遇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未成年人打工过程中,工资待遇问题常常引起关注。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首先,雇主应遵守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未成年人获得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其次,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身权益。如果发现工资待遇不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雇主进行沟通,协商解决;寻求劳动监察部门的帮助;寻求法律援助等。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管和宣传,营造公平的打工环境。通过维权保障,我们能够确保未成年人在打工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工资待遇,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结语
    保障未成年人的工资待遇是重要的法律问题。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是解决拖欠工资的有效途径,可迫使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工资。对于复杂的请求,劳动仲裁程序可能是必要的。此外,用人单位不得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违者将受到处罚。未成年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不得从事危险劳动。通过加强监管和宣传,我们可以确保未成年人获得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