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释缓刑能否替代刑罚? |
释义 | 取保候审不能抵刑期,因为取保候审未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羁押状态,从而无法折抵刑期。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管制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有期徒刑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不能抵刑期,因为取保候审未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羁押状态,从而无法折抵刑期。我国《刑法》规定,管制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有期徒刑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法律客观: 《刑法》 第四十一条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刑法》 第四十七条 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刑法》 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拓展延伸 保释缓刑的效果和限制条件分析 保释缓刑是一种替代刑罚的措施,旨在减轻罪犯的刑罚并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它的效果和限制条件需要进行分析。从效果上看,保释缓刑可以为罪犯提供机会改正错误,通过接受监督和康复计划,减少再犯率。然而,限制条件也存在。例如,保释缓刑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和受害者的反对,需要严格的申请和审查程序。此外,保释缓刑可能不适用于严重犯罪行为或危险罪犯。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罪犯的个人情况、犯罪行为的性质以及社会安全的因素,来评估保释缓刑的效果和限制条件。 结语 根据以上法律条款和相关规定,取保候审与折抵刑期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取保候审是一种针对特定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措施,旨在避免社会危险性的发生。而折抵刑期则是在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情况下,根据刑法规定进行的折抵。保释缓刑作为一种替代刑罚的措施,具有减轻罪犯刑罚和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效果,但也存在限制条件。因此,在评估保释缓刑的效果和限制条件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三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提请批准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提请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在根据第一款的规定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五条 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四)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八)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从事特定活动或者与特定人员会见、通信两次以上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一百零七条 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