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12岁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释义
    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认,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如果孩子以自己的名义签署合同,需要父母代为办理并签字确认。
    法律分析
    8-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与其行为能力相应当的民事行为;
    是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认的,其他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民事行为,则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孩子名义签合同的话,当然属于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办理,这个时候,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是女儿和父母,最后由父母签字确认就可以。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在法律上有一定的保护。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年满18周岁以下的个体,他们在签订合同时存在一定的法律限制。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即不具备法律效力。然而,法律也承认一些特定情况下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如劳动合同、教育合同等。这些合同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设立的。当然,在签订合同时,未成年人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监护人的辅助。总之,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在法律上受到一定的保护,但也需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利益和保护。
    结语
    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在法律上受到一定的保护,但需要考虑到其利益和保护。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或代为行使。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但特定情况下如劳动合同、教育合同等是有效的。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确保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监护人的辅助,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