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终审判决生效后被告可以再起诉吗?
释义
    终审判决生效后被告不得再起诉,二审终审制决定了官司无法继续打下去。民事诉讼二审可认定新证据,包括在举证期限内未被知悉的证据、未了解证据价值而未提出的证据等。二审判决可能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也可能改判、撤销或变更原判决,或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我国实行二审终结制度,终审后意味着结束案件的审理工作,无上诉权利。
    法律分析
    一、终审判决生效后被告可以再起诉吗?
    在终审判决生效后被告不可以再进行起诉。所谓二审终审制,就是无论什么官司,最多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处理便告终结,官司不能再继续打下去。
    如果当事人对第二审法院所作的判决、裁定不服,只能申诉,不能上诉。申诉不影响第二审判决或裁定的法律效力。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二、民事诉讼二审新证据如何认定?
    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因不了解证据的价值未取得。
    1、是在举证期限内虽已客观存在,但未被当事人知悉,掌握的证据。
    2、是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且有条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证据价值而未提出的证据,但法院已经予以释明的除外。
    3、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但在举证期限内因客观原因未能取得的证据。
    4、是为了反驳对方的主张或举证,而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的证据。
    5、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延期,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违反客观事实的。但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能在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明确排除在“客观原因”之外。
    三、二审判决一般有哪些处理结果?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我国对于一般的案件实行二审终结制度,就是在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上诉之后,对于二审的结果必须要无条件的执行,并且不再有上诉的权利,法院也将不再对案件进行相应的审理工作,终审后将意味着结束该案件的全部审理工作。
    结语
    终审判决生效后被告不能再起诉,二审终审制意味着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处理后终结,不可再继续打官司。民事诉讼二审新证据的认定包括未被当事人知悉的、未提出但法院已释明的、客观原因未能取得的、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的、经法院准许延期但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审判决的处理结果包括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改判、撤销或变更原判、发回重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等。我国实行二审终结制度,终审后案件审理工作结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八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三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需要进行巡回审理,就地办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