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刑管制的意思是什么? |
释义 | 管制是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一种刑罚方法,对犯罪分子不关押而是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部分人身自由。罪犯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同时可能被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 法律分析 管制是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法分子作出的刑事制裁。对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不予以关押在一定场所内,而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因此,管制刑是限制人身自由而非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三年。其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即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 第二,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即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主要表现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担任领导职务、迁居等自由。 第三,被判管制的罪犯,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第四,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拓展延伸 判刑管制的适用条件和执行方式是什么? 判刑管制是指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对犯罪分子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但可以暂缓执行,在一定的监督下,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进行社区矫正。判刑管制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行为属于法定刑罚范围内;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和改造可能;社会对犯罪分子适用判刑管制没有重大异议。判刑管制的执行方式主要包括:指定居所监督、定期报到、勤工劳动、接受教育、社区服务等。通过判刑管制,既能实现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又能促使犯罪分子改正错误,重返社会。判刑管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护社会安全和促进犯罪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 管制刑是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一种刑罚方法,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人身自由。在管制期间,罪犯不被关押在监狱,而是接受社区矫正。管制刑的特征包括不剥夺人身自由、限制政治自由和特定活动、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等。判刑管制则是指法院暂缓执行有期徒刑或拘役,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进行社区矫正。判刑管制既能惩罚犯罪行为,又能促使犯罪分子改正错误,对社会安全和犯罪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