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摩托车套牌无证驾驶的处罚规定
释义
    无证驾驶和套牌车辆行为将受到罚款、扣留机动车、拘留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使用伪造、变造证件或他人的车辆证件也将受到罚款和扣留机动车的处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还包括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期间驾驶、超速、逃逸事故、强迫他人违法驾驶等,将受到罚款和拘留等处罚。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吊销驾驶证或拘留。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无证驾驶套牌车辆的,对无证驾驶行为可以处200-2000元罚款,对套牌的行为可以处扣留机动车,处2000-5000元罚款。可能会被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结语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无证驾驶套牌车辆的行为将面临200-2000元罚款,套牌行为则可能导致车辆被扣留,罚款金额为2000-5000元。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的相关证件将导致机动车被扣留,处以拘留和罚款。使用其他车辆的证件也将导致机动车被扣留并罚款。当事人如能提供合法证明或补办手续,机动车将及时退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违反多项交通安全规定的行为将面临200元至2000元的罚款,并可能并处吊销驾驶证或拘留。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二节 监督管理 第八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记满12分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九十二条 校车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注销其校车驾驶资格,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换领机动车驾驶证,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一)提出注销申请的;
    (二)年龄超过60周岁的;
    (三)在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四)有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及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
    (五)有记满12分或者犯罪记录的;
    (六)有传染性疾病,癫痫病、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疾病,有酗酒、吸毒行为记录的。
    未收回签注校车驾驶许可的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公告其校车驾驶资格作废。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八条 机动车驾驶人申请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确认申请信息,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驾驶证;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