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定是合同诈骗还是合同纠纷呢 |
释义 | 如果当事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判定为合同诈骗;如果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和欺诈故意的,一般属于合同纠纷,往往是因违约而造成的。 一、合同纠纷和民事纠纷区别 合同纠纷一般都是民事诉讼。一般的合同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提起民事诉讼,但如果涉及合同诈骗了,就会变成刑事诉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推迟供货算合同诈骗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看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最关键时看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时候有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推迟供货说明行为人本身是有履行合同的意愿的,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及时履行而已。这种情况连民事欺诈也难以成立,应该是属于一种违约行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赔偿给其造成的损失。因此,推迟供货不属于合同诈骗。在实务中这种行为相对来说比较好鉴别,比较难鉴别的是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行为。民事欺诈同样是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骗取他人财物,但民事欺诈同样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但主观故意,也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三、企业无力偿还借款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企业无力偿还借款不构成合同诈骗罪。企业因资金困难未能还款的,无其他特殊情况的,无法偿还,不涉嫌欺诈和合同欺诈。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为目的,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侵犯了复杂的对象,不仅侵犯了的财产所有权,而且侵犯了国家合同管理制度,破坏了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民间借贷和欺诈最大的区别在于借款人是否使用欺诈。上述企业的借贷方式属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属于民法范畴的合同关系。借款人欠钱不违反合同义务,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和违约责任,一般属于合同纠纷。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