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判刑后如何去处理
释义
    未成年犯罪者在监狱执行刑罚,五年以下刑罚犯罪记录封存。监狱执行有期徒刑者必须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未满18周岁犯罪者犯罪记录封存,不得提供给任何单位和个人,除非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国家规定查询。查询单位必须保密犯罪记录情况。
    法律分析
    未成年判刑后,在监狱执行刑罚,未成年人被判处五年以下刑罚的,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拓展延伸
    未成年刑事犯罪后的法律援助和社会康复措施
    未成年刑事犯罪后的法律援助和社会康复措施是为了保护和帮助未成年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的重要举措。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犯罪者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获得法律援助,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社会康复措施也是为了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重建良好的社会形象。
    法律援助包括提供法律咨询、辩护代理和法律援助经济补偿等。通过法律援助,未成年犯罪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专业的法律指导和支持。
    社会康复措施则包括心理辅导、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等。这些措施旨在帮助未成年犯罪者重建自信,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摆脱犯罪的诱惑。
    综上所述,未成年刑事犯罪后的法律援助和社会康复措施为未成年犯罪者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走上正轨,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结语
    通过对未成年刑事犯罪者的法律援助和社会康复措施,我们旨在保护他们的权益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法律援助提供法律咨询和辩护代理等支持,确保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而社会康复措施则通过心理辅导、教育培训和就业帮助等方式,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提升素质,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些措施为未成年犯罪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帮助他们重返正轨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六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
    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