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弃被继承人怎样认定 |
释义 | 遗弃被继承人的认定: 1、行为主体必须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2、行为对象是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3、责任形式为故意; 4、要求遗弃被继承人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经被害人有效承诺的遗弃行为,一般阻却违法性。 一、遗弃罪是什么构成要件有哪些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抚养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 2、老年人、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予以扶养,拒不扶养; 3、对被遗弃者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必须是特殊主体; 4、表面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 二、遗弃罪能判多少年 触犯遗弃罪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犯罪,主要是因为犯罪嫌疑人与遗弃对象一般都是一家人,且还是要负有抚养、赡养等义务的人。 三、遗弃罪如何处罚 行为人犯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